如果你有減肥、健身經歷,那么,有一種食物你或多或少會有些了解,那就是藜麥。在輕食或沙拉里,藜麥一般以主食的角色出現。它有何特點和營養優勢?
1
叫藜麥卻不是麥
從植物分類上講,藜麥屬于莧科,與我們常見的菠菜、甜菜等蔬菜同屬一科。而我們日常的主要谷類,比如小麥、大米等,都屬于禾本科,所以藜麥并不屬于谷類,卻經常作為主食來食用。
藜麥之所以備受推崇,除了營養非常豐富外,遺傳多樣性也特別豐富,不管什么樣的農業環境,都能適應得很好。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,藜麥適應能力強,幫助不少缺糧的國家解決了大問題。
2
藜麥的營養價值
■ 質和量雙高的蛋白質
大多數谷物的蛋白質含量每100g在7g~12g之間,藜麥的蛋白質高達14.1g/100g,比雞蛋(13.1g/100g)還要高。
除了含量高,藜麥蛋白質的質量更優,比大部分谷物更利于消化吸收。這是因為谷物的賴氨酸普遍偏低,成為了限制蛋白質消化吸收的短板,所以并不是優質蛋白質。而藜麥中的賴氨酸含量高,每100g里含有賴氨酸760mg,而谷物一般在100mg~500mg/100g。
■ 高膳食纖維
藜麥的膳食纖維含量高,比燕麥甚至還要高一些,每100g含有12g~14.4g的不溶性纖維和1.4g~1.6g可溶性膳食纖維,有利于促進消化、預防便秘。雖然藜麥熱量不低,但因為高蛋白、高纖維的特點,它飽腹感很強,利于控制體重。
不過,也正是因為膳食纖維含量高,吃多了容易出現腹脹、排氣的情況,因此藜麥雖好,建議只代替一部分谷物,主食不能只吃藜麥。
■ 低GI血糖友好
升糖指數高的食物(GI>70),吃了之后血糖就像過山車,大部分主食都屬于這種食物。
而藜麥的GI低,為53,屬于低GI食物。除了升血糖速度慢,由于藜麥的碳水化合物含量(58%)也比其他主食(70%~80%)低,所以血糖負荷(GL)更為優秀。
■ 超高的礦物質
比起其他谷物,藜麥在礦物質這方面是個“優等生”,特別是鈣、鐵、鉀、鎂、鋅等。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,藜麥的鈣含量高達148.7mg/100g,是牛奶的1.4倍;鐵為13.2mg/100g,是瘦牛肉的5.7倍。
但另一方面,藜麥跟其他植物一樣,含有一些會影響礦物質吸收的物質,比如草酸,會使鈣、鎂等礦物質不易被身體吸收。
藜麥的維生素含量沒有其他營養那么亮眼,不過整體也還是不錯的,比較突出的是葉酸。大部分的谷物葉酸含量不足50μg/100g,而藜麥是為數不多的含量能過百,部分品種甚至超過200μg/100g的主食。
3
不同顏色的藜麥有哪些區別?
藜麥根據顏色主要分為白、紅、黑三大種類,它們在外觀、口感和營養價值上各有特色。
白藜麥顏色較淺,口感相對軟糯,味道清淡,水煮后比其他顏色的藜麥更蓬松一些,更好消化,適合大多數人群食用,特別是腸胃敏感者。
紅藜麥中脂肪和大多數生物堿的含量分別高于黑色和白色藜麥,煮熟后呈褐色,略帶嚼勁,口感更豐富,堅果味更濃。因為它在烹飪過程中能更好地保持形狀,所以經常被用在輕食或沙拉里。
黑藜麥顏色深,口感脆爽,甜度更高。它含有豐富的粗纖維、多酚和類黃酮,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和延緩衰老的功效。然而,由于較粗硬,腸胃不適者食用可能引發脹氣。
不同顏色的藜麥在口感和營養價值上各有千秋,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偏好和營養需求來選擇。
4
藜麥適合怎么吃?
■ 藜麥粥
將藜麥與小米、大米或糙米混合,用清水洗凈后放入鍋中。加入適量的水(通常是藜麥的2~3倍量),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燉,其間需不時攪拌以防粘鍋。想讓口感更豐富,還可以加入瘦肉丁、胡蘿卜丁、芹菜丁等食材一同燉煮。
■ 藜麥飯
將藜麥單獨或與大米混合,用清水淘洗干凈后,放入電飯煲中。加入適量的水(通常比平時煮米飯的水稍多一些),按照正常煮飯程序煮熟即可。蒸熟的藜麥飯不僅可以直接食用,還可以用來清炒或者搭配其他菜品,甚至可以用壽司海苔卷起來做成藜麥壽司。
■ 藜麥沙拉
將藜麥用清水洗凈后,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熟。撈出瀝干水分,放涼備用。將雞胸肉煮熟或烤熟后撕成絲,西藍花、胡蘿卜、小番茄等蔬菜洗凈切好。將所有食材混合在一起,加入油醋汁等調料拌勻即可享用。
■ 藜麥面點
將藜麥粉與面粉混合(比例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),加入適量的水揉成面團。按照常規方法制作面條、饅頭或蛋糕等面點即可。
來源:科普中國、央視新聞
本期編輯:胡程遠、朱田恬、陳子涵